|
奉酬端公春雪見寄 / 作者:楊巨源 |
造化多情狀物親,剪花鋪玉萬重新。
閑飄上路呈豐歲,狂舞中庭學醉春。
興逸何妨尋剡客,唱高還肯寄巴人。
遙知獨立芝蘭閣,滿眼清光壓俗塵。
|
|
奉酬端公春雪見寄解釋: 詩詞:《奉酬端公春雪見寄》
朝代:唐代
作者:楊巨源
造化多情狀物親,
剪花鋪玉萬重新。
閑飄上路呈豐歲,
狂舞中庭學醉春。
興逸何妨尋剡客,
唱高還肯寄巴人。
遙知獨立芝蘭閣,
滿眼清光壓俗塵。
中文譯文:
大自然的創造多情,萬物都宛如親人,
剪下鮮花鋪滿玉盤,春天的氣息煥然更新。
自在地飄蕩在大街小巷,展示著富饒的年景,
瘋狂地舞蹈于庭院之中,學習醉酒時的春日歡愉。
怡然自得,又何妨去尋找剡山的客人,
高聲歌唱,還愿意寄給巴國的朋友。
遙遠地知道你獨立于芝蘭之閣,
眼中充滿清澈的光芒,壓制了塵世的煙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楊巨源的作品,以描繪春雪的美麗景象為主題,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春天歡樂的追求。
詩的開頭寫道:“造化多情狀物親,剪花鋪玉萬重新。”作者認為大自然創造的萬物都具有生命力,宛如親人般親近人們。描繪了用鮮花裝點玉盤的美景,意味著春天的到來,萬物煥發新生。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春天的氣息和景象:“閑飄上路呈豐歲,狂舞中庭學醉春。”春天的氣息彌漫在大街小巷,富饒的年景展現出來。春天的歡樂使人們瘋狂地跳舞,仿佛學習了春日醉酒時的愉悅。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自由和追求歡樂的態度:“興逸何妨尋剡客,唱高還肯寄巴人。”充滿興趣和快樂的人,無論身在何處,都會尋找剡山的客人一同歡慶。他們高聲歌唱,愿意與遙遠的巴國朋友分享歡樂。
最后兩句“遙知獨立芝蘭閣,滿眼清光壓俗塵”描繪了作者遠離塵世的境地。作者認為自己獨立于芝蘭之閣,眼中充滿清澈的光芒,使他能夠超脫塵世的紛擾和庸俗之氣。
整首詩以春雪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表達追求歡樂的態度,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熱愛,以及追求純潔和超脫的心境。這首詩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寄托了詩人對自由和快樂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高尚品的追求和對庸俗世俗的厭棄。整體氛圍輕快愉悅,給人以春天的喜悅和寧靜之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