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澹公歸嵩山龍潭寺葬本師 / 作者:楊巨源 |
野煙秋水蒼茫遠,禪境真機去住閑。
雙樹為家思舊壑,千花成塔禮寒山。
洞宮曾向龍邊宿,云徑應從鳥外還。
莫戀本師金骨地,空門無處復無關。
|
|
送澹公歸嵩山龍潭寺葬本師解釋: 野煙秋水蒼茫遠,
禪境真機去住閑。
雙樹為家思舊壑,
千花成塔禮寒山。
洞宮曾向龍邊宿,
云徑應從鳥外還。
莫戀本師金骨地,
空門無處復無關。
中文譯文:
遙遠處,野煙起伏在秋水之上,
真正領悟禪宗的機緣,去和靜心冥想。
以雙樹作為家,思念先前修行的深谷,
將千朵鮮花,象征著對寒山大師的敬禮。
曾經在洞宮中與龍邊過夜,
云靈的小徑應該會再次歸向鳥外。
不要留戀金骨葬地中的本師,
對修行門派來說,地方并不重要。
詩意:
這首詩是楊巨源為了送別他的本師寒山大師而寫的。詩中描繪了作者離別的情景和對本師的敬意。作者描述了遠方的野煙和秋水,表達了對禪宗的深入體悟和真實體驗。雙樹象征著本師和先前修行的地方,千花成塔則是對本師的贊頌。最后的兩句表達了對本師金骨葬地的無所留戀,強調了對修行門派的了解,地方并不是決定修行的重要因素。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禪境和修行的情景。通過對遠方的景象的描繪,詩人取得了超然于塵世的態度,表達了對禪境和修行的理解和體驗。詩中的雙樹、千花和洞宮等意象,給人以寧靜和莊嚴的感受。最后對本師金骨葬地的無所留戀,使整首詩更加凸顯了修行的本質和目的。整體上,這首詩簡潔明了,字字珠璣,表達了詩人對本師的敬意和對修行的理解,并通過景物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禪境的寧靜和超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