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日伏蒙內侍賜晨服 / 作者:楊巨源 |
彩縷纖仍麗,凌風卷復開。
方應五日至,應自九天來。
在笥清光發,當軒暑氣回。
遙知及時節,刀尺火云催。
|
|
端午日伏蒙內侍賜晨服解釋: 《端午日伏蒙內侍賜晨服》是唐代楊巨源所作的一首詩詞。詩的內涵表達了人們在端午節這一特殊節日里,嚴肅而莊重地參加朝儀,慶祝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五彩絲線細如織,翻風展開又復收。
正是五月初五日,天命從九天降。
內侍手中珍寶箱,轎樓上的酷暑驅。
遠遠知曉準確時令,鐘鳴火云催人走。
這首詩詞運用了形象、具體的描寫手法,文字簡潔而意境深遠。描繪了五彩繽紛的絲線,輕盈地隨風飄舞,美麗而生動;表達了五月初五這一特殊日子的重要性,以及九天之上的神仙賜予的祝福;描述了內侍手中的珍寶箱,散發著清澈的光芒,象征著莊重與慶典;通過轎樓上的酷暑驅趕,強調了朝廷的嚴肅和神圣。整首詩從細節入手,透過詩人的文字化身,帶領讀者感受到了端午節日的熱烈和神秘氣氛。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將端午節儀式化為一場隆重慶典,并從細微之處展現出朝廷的盛大和莊重。詩人通過運用象征和描寫手法,展示了端午節慶祝的場面、人們的歡樂和團聚的場景。其中的五彩絲線、珍寶箱等形象,將人們的歡慶之情之美,濃縮成了文字的形式。
通過這首詩詞,讀者能夠感受到唐代人們對端午節的重視和慶祝。整首詩以律詩的形式寫就,字里行間凝聚著對節日的熱愛和向往。通過描寫端午節的細節,展現了詩人對節日的熱愛和莊重的氛圍。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端午節的熱愛和贊美,同時也體驗到了唐代人們對端午節慶祝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