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登亭贈薛侍御 / 作者:楊巨源 |
潦倒從軍何取益,東西走馬暫同游。
梁王舊客皆能賦,今日因何獨怨秋。
|
|
秋日登亭贈薛侍御解釋: 秋日登亭贈薛侍御
潦倒從軍何取益,
東西走馬暫同游。
梁王舊客皆能賦,
今日因何獨怨秋。
中文譯文:
秋日登上亭子,送給薛侍御
貧困而從軍,又能得到什么好處,
東走西馳,馬匹暫時地同行。
梁王的舊友們都能寫出好賦詩,
而我今天卻為何獨自抱怨秋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貧困而從軍的處境的疑問和不滿,以及對秋天的感觸和怨念。
首先,作者問自己為何貧困的從軍會有什么好處。從軍是一種犧牲,需要離開家鄉和親人,面對危險和艱苦的行軍生活。作者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困惑和失落。
然后,作者描述了自己東走西馳的旅行,暫時地與馬匹同行。這可能是指作者在軍隊中的不斷轉換和移動,沒有固定的安身之處。這種流動性和不穩定性使得作者無法在一個地方久留,也無法享受安定的生活。
接著,作者提到梁王的舊友們都能夠寫出優秀的賦詩。梁王可能指的是歷史上的梁武帝(楊堅),他很重視文學。這里的“賦”指的是古代的一種文學形式,是一種典雅的辭章和修辭藝術。作者意味著梁王的舊友們都有才華和文化修養,能夠在梁王的宴會上表演賦詩。然而,作者今天卻為何獨自怨恨秋天呢?
最后一句話,“今日因何獨怨秋”,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不滿和抱怨。秋天通常被認為是收獲和豐收的季節,但對于作者來說,秋天卻成了他貧困和不如意的象征。作者可能認為,如果他能像梁王的舊友們一樣有文人的才華,那么他就能在這個豐收的季節找到更好的機遇和生活。
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而直接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貧困從軍的困境的疑問和對秋天不如意的怨念。同時,通過對梁王舊友們的對比,凸現出作者對自己才華和機遇的渴望和失落。這首詩給人一種淡淡的憂愁和思考的感覺,反映了唐代士人對于命運和時代變遷的苦悶與困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