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得灞岸柳留辭鄭員外 / 作者:楊巨源 |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
好風倘借低枝便,莫遣青絲掃路塵。
|
|
賦得灞岸柳留辭鄭員外解釋: 賦得灞岸柳留辭鄭員外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
好風倘借低枝便,莫遣青絲掃路塵。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楊巨源所作,表達了對灞岸柳樹的贊美和留戀之情。
詩中描繪了春天的灞岸,楊柳含煙,如同籠罩在輕盈的煙霧之中。楊柳年年被人攀折,用作行人的拐杖。作者認為只要有和風拂過,楊柳的低枝就會變成適合行人使用的拐杖,不再讓青絲被沾染上塵埃。
這首詩詞通過贊美灞岸柳樹,展現了唐代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楊柳作為春天的代表,象征著生機和希望。詩人以自然景物抒發內心情感,并表達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渴望。詩意深遠,情感真摯,通過簡潔而優美的文字,勾勒出了瞬間的場景和氛圍。
整首詩詞以灞岸的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以物言志的手法,娓娓道出了詩人對灞岸柳樹的依戀和呼喚,同時也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化喜怒哀樂之情于形容枝葉柔嫩青翠、柔韌可人的楊柳,頹垂河濱如煙似霧。意境空靈,引人入勝。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