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臨津紀明府孤雁 / 作者:盧照鄰 |
三秋違北地,萬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關塞葉初黃。
避繳風霜勁,懷書道路長。
水流疑箭動,月照似弓傷。
橫天無有陣,度海不成行。
會刷能鳴羽,還赴上林鄉。
|
|
同臨津紀明府孤雁解釋: 中文譯文:
同臨津紀明府孤雁,
朝代:唐代,作者:盧照鄰。
三秋違北地,萬里向南翔。
離開北方已經三個秋天,飛行萬里向南飛翔。
河洲花稍白,關塞葉初黃。
河洲上的花朵已經有些發白,關塞上的葉子初黃。
避繳風霜勁,懷書道路長。
躲避凜冽的寒風和霜凍,懷揣書卷行路之久長。
水流疑箭動,月照似弓傷。
流水飛快如同箭一般動,皎潔的月光如弓弦般傷人。
橫天無有陣,度海不成行。
天空遼闊無邊無際,無法形成隊列,飛越海洋也無法成行。
會刷能鳴羽,還赴上林鄉。
羽毛拍打相互碰撞能發出聲音,仍然要前往飛鳥聚集的上林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只孤雁的南飛過程。孤雁春天離開北方向南遷徙,經歷了三個秋天,已經背離了北方的原生地。詩中描繪了孤雁行程的困難和艱辛:寒風和霜凍的威脅,無法結成隊列,無法攜帶攜帶太重的行李。
作者通過描繪孤雁的飛行情景,傳達了詩人自身的心境和感受。即便面對困難,詩人仍然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力量。詩中也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由飛翔和追求理想的向往,孤雁雖然獨行,但它永遠不放棄追求前行。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由、堅持和追求的理念,同時也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壯美景色和動人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