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頭水 / 作者:盧照鄰 |
隴阪高無極,征人一望鄉。
關河別去水,沙塞斷歸腸。
馬系千年樹,旌懸九月霜。
從來共嗚咽,皆是為勤王。
|
|
隴頭水解釋: 《隴頭水》是唐代詩人盧照鄰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寫了長安附近的隴阪山上的一條水流,表達了征人對故鄉的留戀和對家國悲憫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
隴阪山高無盡頭,征人遠眺鄉土情。
關河水道斷行脈,沙塞更使歸腸冷。
千年古樹悠悠立,九月霜霜旌欲凝。
嗚咽悲歌不斷續,皆因為了勤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隴阪的高山和流淌著的水流,表達了征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隴阪高山的盡頭遠遠不可見,征人望著遠方,心中一片鄉土情懷。然而關河的水道被戰亂截斷,使征人的歸途變得艱難,心中的思念更加沉重。河道被沙塞斷,也使他的內心愈發凄涼。
詩中提到的馬系千年古樹,是在隴阪山間一顆飽經滄桑的樹木,象征著歷史的悠長。而旌懸九月霜,則是描述旗幟掛在霜天中的景象,更加凸顯了戰亂的凄涼和冰冷的環境。
最后兩句“嗚咽悲歌不斷續,皆因為了勤王情”,表達了征人心中對忠誠于國家和王朝的痛苦和悲傷。他們為了國家的安定和平穩,仍然默默忍受著戰亂和離亂的痛苦,用眼淚和悲歌表達他們的心聲。
整首詩詞寄托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和對國家深沉的憂慮,展現了唐代征人身臨戰火的艱辛與痛苦,也反映了他們為了國家的忠誠和犧牲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