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中望月 / 作者:盧照鄰 |
江水向涔陽,澄澄寫月光。
鏡圓珠溜徹,弦滿箭波長。
沉鉤搖兔影,浮桂動丹芳。
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
|
江中望月解釋: 《江中望月》是唐代盧照鄰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水向著涔陽流去,清澈地映照著月光。倒影像鏡子般圓滑,波紋像弦上箭矢般長。沉釣的魚鉤晃動著兔子的影子,漂浮的桂花散發著紅色的芬芳。月亮延續著對思念的夜晚,千里之間我們心靈相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江中望著月亮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對思念之情的寄托和對美好的向往。
詩中描繪的江水清澈如鏡,將明亮的月光完美地倒映出來。倒影如同鏡子一樣圓滑,波紋又像松緊的弓弦上的箭矢一般長久。這種圖景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覺,也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敏感和細膩的觀察。
詩中還出現了沉釣的魚鉤和漂浮的桂花,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增添了詩詞的生動性和浪漫氛圍。沉釣的魚鉤搖動著兔子的影子,將游動的魚影勾引出來,暗示了詩人思念之情的難以捉摸。浮桂動丹芳,則展現了桂花散發的芬芳和詩人內心的愉悅。
最后兩句“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則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相距千里,但他們仍能夠通過共同的景物,共同感受到美好的夜晚和對對方的思念。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運用,將作者對美好夜晚和思念之情的內心感受表達出來,給讀者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