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摩暢林居(一作題維摩暢上人房) / 作者:李洞 |
諸方游幾臘,五夏五峰銷。
越講迎騎象,蕃齋懺射雕。
冷筇和雪倚,朽櫟帶云燒。
從此西林老,瞥然三萬朝。
|
|
維摩暢林居(一作題維摩暢上人房)解釋: 《維摩暢林居(一作題維摩暢上人房)》是唐代詩人李洞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內(nèi)容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理念的崇尚和對修行的向往。
譯文如下:
在佛陀道場修行的人游歷過幾個冬季,五年夏天已經(jīng)過去,五座山峰也悄然消失。
聽聞有人騎著象歡迎我們的到來,齋戒清凈時射殺了一只大鷹。
寒冷的竹筒倚靠在積雪之旁,枯萎的橡樹下帶著燒焦的云煙。
從此以后,我就老去西林,轉(zhuǎn)瞬間已過去三萬個朝代。
這首詩以清新淡雅的筆觸描繪了佛教修行的場景。詩人用流暢的描寫展現(xiàn)了一個美麗寧靜的佛陀道場。詩中的細節(jié)描寫使人感受到了山林的涼爽、樸實和寧靜。詩人對齋戒清凈的場景表現(xiàn)出崇高的敬意,同時也表達了對修行人的贊頌。
詩人用“三萬朝”來形容自己的修行歲月,表達了他對于佛陀道場的長久守望和奉獻。這種堅持和奉獻的精神也是佛教修行的核心價值觀。
整首詩以簡潔、婉約的語言展現(xiàn)了佛教修行的氛圍和詩人心靈的寄托。同時,詩人也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修行的細節(jié),表達了他對于心靈的追求和對于佛法智慧的向往。整首詩既具有宗教色彩,又融入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