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圭峰舊隱寄薦福棲白上人 / 作者:李洞 |
返照塔輪邊,殘霖滴幾懸。
夜寒吟病甚,秋健講聲圓。
粟穗干燈焰,苔根濁水泉。
西峰埋蘚石,秋月即師禪。
|
|
登圭峰舊隱寄薦福棲白上人解釋: 《登圭峰舊隱寄薦福棲白上人》是唐代李洞所作的一首詩。在這首詩中,詩人寫了自己登上圭峰的經歷和感受。
詩中首先提到了返照塔的影子映在塔輪上,殘霖滴下來,形成了幾個懸掛的水滴。這讓人感到朦朧的景象。接著,詩人還提到了夜晚的寒冷,他在冷寒的夜晚里吟唱,表現出一種病痛的狀態。
然后,詩人描述了秋天健康時講經的聲音,這種聲音是清脆而圓潤的,使人感到寧靜和平和。接著,詩人以粟穗干燈焰、苔根濁水泉等形象來表現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
最后,詩人提到了西峰上覆蓋著厚厚的苔蘚,而秋月就像是一位禪師,尋找靈感。整首詩以峰、月、禪這些意象和形象,表現出詩人的感悟和對自然的贊美。
詩意:這首詩以清新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詩人登上圭峰的一系列經歷和感受。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心靈境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禪修的追求。
中文譯文:
返照塔輪邊,殘霖滴幾懸。
夜寒吟病甚,秋健講聲圓。
粟穗干燈焰,苔根濁水泉。
西峰埋蘚石,秋月即師禪。
賞析:這首詩運用了描寫自然景觀和感受的手法,以及具有寓意的意象和象征。在描寫圭峰的時候,詩人用“返照塔輪邊,殘霖滴幾懸”來形容夕陽的光輝和水滴的景象,讓讀者感受到景色的美麗和朦朧之感。
詩人在描寫夜晚的時候,以“夜寒吟病甚,秋健講聲圓”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狀況。再通過描繪粟穗干燈焰、苔根濁水泉等景象,表現了大自然生機勃勃的一面,以及對自然的贊美之情。
最后,詩人更以西峰埋蘚石,秋月即師禪的形象來表現自己對靈感和修行的追尋,給讀者以啟發和思考。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象征意義,展示了唐代士人追求禪修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同時也體現了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對藝術創作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