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南鑒公山房 / 作者:李洞 |
竹房開處峭,迥掛半山燈。
石磬敲來穴,不知何代僧。
講歸雙袖雪,禪起一盂冰。
唯說黃桑屐,當時著秣陵。
|
|
題南鑒公山房解釋: 題南鑒公山房
竹房開處峭,迥掛半山燈。
石磬敲來穴,不知何代僧。
講歸雙袖雪,禪起一盂冰。
唯說黃桑屐,當時著秣陵。
中文譯文:
南鑒公的山房
竹房開在險峻的地方,高高地掛著半山的燈。
敲擊著石磬的聲音傳來,不知道是哪一代的僧人在修行。
講經回來,雙袖上落滿了雪花,禪修起來,一個盂里的水冰凍了。
只有說起黃桑屐,那是當時我在秣陵時穿的鞋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南鑒公修行的山房。詩中通過描繪山房的景色和環境,展現了南鑒公的僧人身份和修行的狀態。詩人通過寫竹房開在險峻的地方和半山掛著的燈,表達了南鑒公修行的虔誠和堅持。同時,詩中提到敲擊石磬的聲音,表現出南鑒公在修行中的精進和專注。
詩中的“講歸雙袖雪,禪起一盂冰”表達了南鑒公修行的艱苦和冷若冰雪的態度。在修行回來的時候,袖子上落滿了雪花,禪修時的水都凍成了冰,這暗示著南鑒公對修行的執著和堅持。
最后一句“唯說黃桑屐,當時著秣陵”,詩人提到了黃桑屐,這是南鑒公當時在秣陵時穿的鞋子。這句話通過鞋子來暗示南鑒公修行路上的困難和艱辛。
整首詩通過對南鑒公山房和修行狀態的描繪,展示了南鑒公堅持修行的虔誠和對佛法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修行路上的艱苦和困難,以及南鑒公堅持不懈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