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敘事寄薦福棲白(一作聽白公話舊) / 作者:李洞 |
險倚石屏風,秋濤夢越中。
前朝吟會散,故國講流終。
北地聞巴狖,南山見磧鴻。
樓高驚雨闊,木落覺城空。
兔滿期姚監,蟬稀別楚公。
凈瓶光照客,拄杖朽生蟲。
平地塔千尺,半空燈一籠。
祝堯談幾句,旋瀉海濤東。
|
|
敘事寄薦福棲白(一作聽白公話舊)解釋: 敘事寄薦福棲白(一作聽白公話舊)
險倚石屏風,秋濤夢越中。
前朝吟會散,故國講流終。
北地聞巴狖,南山見磧鴻。
樓高驚雨闊,木落覺城空。
兔滿期姚監,蟬稀別楚公。
凈瓶光照客,拄杖朽生蟲。
平地塔千尺,半空燈一籠。
祝堯談幾句,旋瀉海濤東。
中文譯文:
坐在險峻的石屏風旁,仿佛置身于秋天的濤聲中。
前朝的吟誦會已散去,我和故國之間的言辭也會終結。
北方傳來了巴狖的消息,南山上看到了渡鴻的身影。
高樓俯視,驚嘆雨的寬廣,樹葉落下,感覺城市空曠。
兔子滿月的時候,告別了姚監,蟬鳴稀少,分別了楚公。
凈瓶的光照亮了客人,拄杖腐朽了生出蟲蛀。
平地的塔高達千尺,半空中只有一盞燈籠。
我向堯祝福,談論幾句,轉身瀉向東海的巨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秋天的山水間思念故鄉和過去的情景。他坐在險峻的石屏風旁,仿佛身臨其境地聽到秋天的濤聲。他回憶起過去的吟誦會和講授故國的經歷,感嘆時光已逝,故國之間的聯系也逐漸終結。他聽到了北方傳來的巴狖的消息,看到了南山上飛過的渡鴻,這些都讓他對故鄉更加想念。他俯視高樓,感慨雨的寬廣,樹葉的落下也使他感受到城市的空曠。在兔子滿月的夜晚,他告別了姚監,蟬鳴漸稀少,離開了楚公。他發現凈瓶的光照亮了客人,但拄著杖卻已經生出了蟲蛀。在平地上屹立的塔高達千尺,半空中只有一盞燈籠。最后,他向堯祝福,談論了幾句話,然后轉身向東海的巨浪涌去。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和敘事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過去的思念之情。詩中物象描繪細膩,情感真摯。通過險峻的石屏風和秋天的濤聲,作者恍如身臨其境地回憶起過去的經歷。詩中的描寫細膩而獨特,盡管故事并不明確,但仍能讓讀者在其中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情景交融,畫面感強烈,并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來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這首詩創作于唐代,展現了當時文人士大夫的風雅情懷和對故鄉的留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