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興善徹公上人 / 作者:李洞 |
師資懷劍外,徒步管街東。
九里山橫燒,三條木落風。
古池曾看鶴,新塔未吟蟲。
夜久龍髯冷,年多麈尾空。
心宗本無礙,問學豈難同。
|
|
贈興善徹公上人解釋: 《贈興善徹公上人》是唐代李洞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對興善徹公上人的贊美和寄托,以及對修行和學問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師資懷劍外,徒步管街東。
九里山橫燒,三條木落風。
古池曾看鶴,新塔未吟蟲。
夜久龍髯冷,年多麈尾空。
心宗本無礙,問學豈難同。
這首詩以寫景抒發思念之情的方式,展現了詩人對興善徹公上人的思念和仰慕之情。詩人描繪了興善徹公上人懷揣寶劍離開,獨自徒步掌管街道東側的情景。詩中還描繪了火燒九里山、木落風吹的景象,這些景物在傳遞一種荒涼之感的同時,也暗示了興善徹公上人修行者身世洞察的能力。
詩人敘述了興善徹公上人曾看到古池中的仙鶴,新塔中未曾傳來蟲鳴。這些景物的描述表達了修行者的境地,與凡俗之景有所超然。最后兩句,詩人以夜深龍髯冷、年多麈尾空來形容興善徹公上人的身世歷程,含有對修行者寂寞和空虛的思考。
整首詩流露出對興善徹公上人高尚品質和修行歷程的崇敬與贊美,同時也契合了詩人對修行道路和學問探索的思考,表達了同樣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