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宿梓州牛頭寺 / 作者:李洞 |
月去檐三尺,川云入寺樓。
靈山頓離眾,列宿不多稠。
篆字焚初缺,翻經誦若流。
窗閑二江冷,簾卷半空秋。
詔散松梢別,棋終竹節收。
靜增雙闕念,高并五翁游。
鶴夢生紅日,云閑鎖梓州。
望空工部眼,搔亂廣文頭。
石室僧調馬,銀河客問牛。
曉樓歸下界,大地一浮漚。
|
|
秋宿梓州牛頭寺解釋: 秋宿梓州牛頭寺
月去檐三尺,
川云入寺樓。
靈山頓離眾,
列宿不多稠。
篆字焚初缺,
翻經誦若流。
窗閑二江冷,
簾卷半空秋。
詔散松梢別,
棋終竹節收。
靜增雙闕念,
高并五翁游。
鶴夢生紅日,
云閑鎖梓州。
望空工部眼,
搔亂廣文頭。
石室僧調馬,
銀河客問牛。
曉樓歸下界,
大地一浮漚。
詩詞中文譯文:
月亮已經升起三尺高,云霧飄入寺樓。靈山突然離開了繁忙的凡人世界,星星的數量并不多。
篆字書寫有些破損,但是翻閱經典時確如流水般清晰。窗外靜謐地漂浮著兩條江河,窗簾卷起,秋風吹拂。
皇家詔令散播到松樹頂端,結束棋局時收起竹節。寺廟的靜謐增加了對高官的思念,五位智者一起游玩。
鶴兒夢見紅日升起,云朵悠閑地鎖住了梓州。望著天空,眼睛放射出明亮的光芒,頭上的頭發凌亂。
石室的僧人調動馬匹,銀河中的旅客詢問牛頭寺。黎明時分,回到地面,大地仿佛上浮一般沸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洞在秋天宿在梓州牛頭寺時的景象。詩人以簡潔而凝練的筆觸,描繪了月亮升起、云霧飄入寺樓的美麗景象。詩人通過對寺廟中的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清凈寧靜的向往和對禪宗修行的推崇。詩人還以寓言的形式,通過描繪鶴兒夢見紅日升起、云朵鎖住梓州的情節,表達了對宗教信仰和自然界奇妙現象的敬畏之情。全詩以寺廟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和人文的美好。整首詩感覺簡潔而深邃,給人以安靜、恬淡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