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 / 作者:李洞 |
浴馬池西一帶泉,開門景物似樊川。
朱衣映水人歸縣,白羽遺泥鶴上天。
索米夜燒風折木,無車春養雪藏鞭。
縉紳處士知章句,忍使孤窗枕淚眠。
|
|
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解釋: 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
浴馬池西一帶泉,
開門景物似樊川。
朱衣映水人歸縣,
白羽遺泥鶴上天。
索米夜燒風折木,
無車春養雪藏鞭。
縉紳處士知章句,
忍使孤窗枕淚眠。
中文譯文:
在浴馬池西的水泉旁,
開門一片景色猶如樊川。
紅色衣裳映照在水中,人們歸去縣城,
潔白的鷗羽上升到天空高天。
夜晚求米的時候,炊煙中飄落的樹葉,
春天無車,雪融化藏起鞭子。
縉紳、處士都明白詩章的含義,
忍受孤窗只能眼淚成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色和一些社會現象,同時也抒發了詩人的情感。
詩人以浴馬池為背景,展現了開門見景的美好,景物之美似乎如樊川之境。其中,朱衣映水的形象將人物與自然融為一體,人們歸去縣城,與自然環境一同成為這個美麗景色的一部分。而白羽遺泥的描寫,則展現了自然界中鳥類的自由,翱翔于天際之上。
接著,詩人描繪了夜晚索米的情景,炊煙中飄落的樹葉,以及春天無車時,雪融化藏起鞭子的景象。這些描寫表達了農村生活的一種情感和生活的苦悶,也暗示了社會的現實問題。
最后兩句描述了縉紳、處士的學問修養和對詩章的理解,他們懂得詩章句意的含義。然而,這些人也會因為對社會現實的了解而感到悲傷,只能在孤窗之中枕淚入眠。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社會現實,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嘆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他以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自由的渴望;而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生活苦悶的痛心。詩人的反思和思考,使整首詩具有思辨和觸動人心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