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曹監春晴見寄 / 作者:李洞 |
竺廟鄰鐘震曉鴉,春陰蓋石似仙家。
蘭臺架列排書目,顧渚香浮瀹茗花。
膠溜石松粘鶴氅,泉離冰井熨僧牙。
功成名著扁舟去,愁睹前題罩碧紗。
|
|
和曹監春晴見寄解釋: 《和曹監春晴見寄》是李洞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心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竺廟鄰鐘震曉鴉,
春陰蓋石似仙家。
蘭臺架列排書目,
顧渚香浮瀹茗花。
膠溜石松粘鶴氅,
泉離冰井熨僧牙。
功成名著扁舟去,
愁睹前題罩碧紗。
中文譯文:
竺廟旁邊的鐘聲震動著清晨的烏鴉,
春天的陰影覆蓋在石頭上,像是仙家一般。
蘭臺上擺放著排列整齊的書籍,
眺望渚邊,香氣彌漫,瀹(yù)茗花開放。
膠溜石(指樹脂)糊住了松木所制作的和尚的氅(常用于穿戴的袍子),
泉水離冰井遠去,用來熨燙僧人的牙齒(比喻人變老)。
功名已在世界上流傳,名著撐起小舟向前行,
愁苦的眼前遮蔽了碧藍的紗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蘊深厚的情感表達了春天的景色和對流逝時光的思考。描繪了早晨鐘聲震動的背景,與春天的鳥鳴相互呼應,形成一幅寧靜美麗的畫面。將春天的陰影比作仙家,將書籍排列在蘭臺上,展現出儒家文化的精神內涵。而接下來描述的膠溜石松和冰井離泉水都帶有歲月流淌,人事已非的寓意,暗示著光陰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最后一句則帶有離別的凄涼之感,愁苦遮蔽了眼前的美好景色,更加突出了流逝時光帶來的無奈和思索的情緒。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象,將春天的景色和生活的哲理相結合,展現出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