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成都松溪院 / 作者:李洞 |
松持節操溪澄性,一炷煙嵐壓寺隅。
翡翠鳥飛人不見,琉璃瓶貯水疑無。
夜聞子落真山雨,曉汲波圓入畫圖。
塵擁蜀城抽鎖后,此中猶夢在江湖。
|
|
宿成都松溪院解釋: 宿成都松溪院
松持節操溪澄性,
一炷煙嵐壓寺隅。
翡翠鳥飛人不見,
琉璃瓶貯水疑無。
夜聞子落真山雨,
曉汲波圓入畫圖。
塵擁蜀城抽鎖后,
此中猶夢在江湖。
中文翻譯:
在成都松溪庵過夜
松樹擁有高風節操,溪水澄清而性情平和,
一束香煙籠罩著寺廟角落。
一只翡翠色的鳥飛過,無人能見到,
琉璃瓶中儲存的水仿佛不復存在。
夜晚聽到雨子落在真山,
清晨用瓢將圓滿的水汲取入畫中。
塵埃掩蓋著蜀城的抽屜,
然而此地依然在江湖中夢幻。
詩意:
這是一首寫宿在成都松溪院的詩。詩人描繪了松樹持有的高尚品質,溪水的澄清和寧靜,以及寺廟的幽靜與神秘。詩人透過描寫翡翠鳥飛過但無人可見,以及琉璃瓶中的水仿佛消失不見的情景,暗示了人們可能忽視了美景和真實的存在。夜晚雨聲傳來,清晨汲水入畫,詩人仿佛在追求一種無形的美,一種在現實與幻象之間漂浮的美感。盡管蜀城被塵埃所掩蓋,但詩人仍然認為在這里的經歷是如此真實而有意義,就像在江湖中的夢幻。
賞析:
李洞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歌作品以細膩深情、意境深遠而聞名。這首《宿成都松溪院》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場景,展現了詩人的內心思考和情感體驗。詩中的松樹、溪水、煙雨等自然元素和景觀都用以象征詩人對生命和世界的審視和感悟。從松樹的節操、溪水的性情、琉璃瓶中的水的存在感等細節,詩人表達了對真實存在與現實幻象之間的關系和矛盾的思考。整首詩氣勢宏大而充滿哲理,是李洞的代表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