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一作送僧游南海) / 作者:李洞 |
春往海南邊,秋聞半夜蟬。
鯨吞洗缽水,犀觸點燈船。
島嶼分諸國,星河共一天。
長安卻回日,松偃舊房前。
|
|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一作送僧游南海)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一作送僧游南海)
春天時去到海南的邊界,
秋天聽到半夜的蟬聲。
鯨魚吞下洗缽的水,
犀牛觸碰著點燈的船。
島嶼分隔成不同的國家,
星河共同屬于一個天空。
離開長安而回到日本,
松樹低垂在舊房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李洞的作品,以送別僧人游南海為主題。詩人描述了南海的美景和異域風情,表達了對游子的祝福和對遙遠地方的向往。
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春天去海南,秋天卻能聽到南方特有的蟬聲。這暗示了南海地區氣候溫暖,生物豐富的特點。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一幅異域的畫面,鯨魚吞下洗缽的水,犀牛觸碰著點燈的船。這樣的景象讓人感到奇特而神秘。同時,這里也暗示了南海的奇幻之美。
然后,詩人提到島嶼分隔成不同的國家,而星河卻屬于同一個天空。這里表達了人們雖然分隔在不同的地方,但都屬于同一個世界,彼此之間有著微妙的聯系。
最后一句詩中,詩人回憶起了長安,長安是唐朝的首都,詩人在這句中暗示了游子心中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離別的不舍。松樹低垂在舊房前,再次突出了離別的傷感情緒。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異域情調為主線,通過描寫南海的美景,表達了對遠方的向往和對行旅者的祝福,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句簡潔明快,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于自然和人文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