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泉 / 作者:李洞 |
半空飛下水,勢去響如雷。
靜徹啼猿寺,高凌坐客臺。
耳同經劍閣,身若到天臺。
濺樹吹成凍,凌祠觸作灰。
深中試楖栗,淺處落莓苔。
半夜重城閉,潺湲枕上來。
|
|
山泉解釋: 《山泉》是一首唐代詩人李洞所作的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半空飛下水,勢去響如雷。
靜徹啼猿寺,高凌坐客臺。
耳同經劍閣,身若到天臺。
濺樹吹成凍,凌祠觸作灰。
深中試楖栗,淺處落莓苔。
半夜重城閉,潺湲枕上來。
這首詩體裁為五言絕句,描述了山間的一道清泉。詩中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對比,展示了泉水的活力和美妙。
詩的第一句“半空飛下水,勢去響如雷。”描繪了水從半空中飛濺而下,形成了雷鳴般的轟鳴聲,生動地表達了泉水的浩大和勢不可擋的氣勢。
接下來的幾句詩中,作者通過描述泉水所到之處的景象,展示了泉水的聲音和氣勢所帶來的影響。泉水的清脆聲音靜謐地傳遍了啼猿寺,高聳的山峰仿佛把身體帶到了觀景臺上。這些描寫無不強調了泉水的震撼力和引人入勝的魅力。
緊接著,詩中描述了泉水落到樹上形成凍結,濺到神靈的廟宇上變為灰燼,以及在山間深處擊打著山楂樹和山莓苔。這些描寫將泉水的聲音變得越來越細膩,同時也體現出泉水的力量和沖擊力。
詩的最后一句“半夜重城閉,潺湲枕上來。”描繪了泉水發出的聲音,如同潺潺的泉水在夜晚里傳入枕邊,更加突出了泉水的幽靜和清新。
整首詩以泉水為主題,通過描寫泉水的聲音和影響,展示了自然界的魅力和力量。通過聲音的傳遞,詩人仿佛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個清新而神奇的山間世界。同時,詩人也通過對聲音的描寫,將泉水與大自然中的其他景象相互呼應,增加了詩意的深度和層次。
這首詩構思新穎、意象豐富,用詞簡練老辣,讓讀者仿佛能夠親臨山泉之旁,感受到清涼和澎湃的力量。它展示了李洞對自然的敏銳感受和深刻的觀察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