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和歌辭·長門怨 / 作者:沈佺期 |
月皎風冷冷,長門次掖庭。
玉階聞墜葉,羅幌見飛螢。
清露凝珠綴,流塵下翠屏。
妾心君未察,愁嘆劇繁星。
|
|
相和歌辭·長門怨解釋: 《相和歌辭·長門怨》是唐代沈佺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月光皎潔風寒冷,長門次掖庭。
玉階上聽落葉聲,羅幌中見飛螢。
清晨的露珠凝結成珍珠,流動的塵埃降落在翠綠的屏風上。
我心中的憂愁,君王尚未察覺,只有我獨自仰望繁星。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思念之情的女子,她站在長門(宮廷的門前)旁邊的掖庭(宮廷的庭院),感受著寒冷的月光和凜冽的風。她在玉階上聽到落葉的聲音,看到羅幌(簾帳)中飛舞的螢火蟲。清晨的露珠凝結成珍珠,飄落在翠綠的屏風上。她心中的憂愁,卻未被君王察覺,只有她獨自仰望著天空中繁星閃爍,發出愁嘆之聲。
這首詩詞通過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女子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憂愁。她置身于宮廷的環境中,卻感到寂寞和被忽略。月光、風聲、落葉和螢火蟲都成為她心靈的寄托,凸顯了她內心的悲傷與無奈。她的憂愁被天空中的繁星所映襯,凸顯出她的孤獨和無助。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女子內心的情感和心境,以及她在宮廷中的孤獨和被忽視的感受。通過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交融,詩詞傳達了作者對于女子內心世界的細膩觸動和同情。同時,也反映了唐代宮廷生活中女性的困境和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