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和歌辭·鳳笙曲 / 作者:沈佺期 |
憶昔王子晉,鳳笙游云空。
揮手弄白日,安能戀青宮。
豈無嬋娟子,結念羅帳中。
憐壽不貴色,身世兩無窮。
|
|
相和歌辭·鳳笙曲解釋: 詩詞《相和歌辭·鳳笙曲》是唐代沈佺期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回憶起往昔,王子晉駕著鳳陽笙在云空中游蕩。
他揮動手臂散播光芒,他怎么還會迷戀青宮呢?
難道沒有美麗的妃子,他念著結在羅帳之中。
可惜壽命不能貴于美色,身世不能超越無盡。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王子晉在青宮中游蕩的情景,鳳陽笙的音樂隨風飄揚。詩人用鳳笙作為象征,表達了對王子晉好事將近的期望和對他的思念之情。然而,他也指出了美色不能決定壽命的短暫以及身世的無法超越,表達了對人生無常的思考與憂慮。
賞析:
這首詩以鳳陽笙作為象征,將其飄逸的音樂與王子晉的往事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王子晉無盡的思念之情。鳳笙被賦予了一種風云之氣,象征著王子晉的高貴與特殊。詩中的"安能戀青宮"表明詩人認為美色與享樂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對命運和身世的思考也是重要的。
詩人用"結念羅帳中"來描述詩中的嬋娟子,想必她的美麗動人,令王子晉不禁思念。然而,詩人通過"憐壽不貴色,身世兩無窮"的表達,傳遞出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深思。無論是美色還是貴族身份,都無法改變壽命的短暫以及人生所面對的一切無盡的事物。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美色和人生命運的思考。通過鳳笙和青宮的象征,詩人傳達了對王子晉的思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憂慮。這首詩展示了唐代詩人對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哲理性和情感性的雙重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