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池侍宴應(yīng)制 / 作者:沈佺期 |
武帝伐昆明,穿池習(xí)五兵。
水同河漢在,館有豫章名。
我后光天德,垂衣文教成。
黷兵非帝念,勞物豈皇情。
春仗過鯨沼,云旗出鳳城。
靈魚銜寶躍,仙女廢機迎。
柳拂旌門暗,蘭依帳殿生。
還如流水曲,日晚棹歌清。
|
|
昆明池侍宴應(yīng)制解釋: 中文譯文:
昆明池侍宴應(yīng)制,唐代沈佺期作
武帝伐昆明,穿池習(xí)五兵。
水池與河漢相連,宴館名為豫章。
我身后有天德之光,垂衣文教成就。
戰(zhàn)爭決非帝王所愿,苦勞百姓豈是皇帝所念。
春日將士經(jīng)過鯨沼,云旗飄揚出鳳城。
靈魚托著寶物跳躍,仙女放棄機械迎接。
柳枝掠過旌門暗影,蘭花依偎在帳殿中生長。
就像流水的曲調(diào),夕陽下船歌嘹亮清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場在昆明池舉辦的宴會,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背景和意義。詩中提到了唐代武帝伐昆明的事情,把宴會的場景與歷史事件相結(jié)合。作者通過描繪宴會的景象、歌頌豫章名館和描述戰(zhàn)爭的痛苦,表達了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戰(zhàn)爭的思考。他用昆明池宴會的畫面來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借此呼吁人們要珍惜和平,追求文化教育的發(fā)展。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水池與河漢相連,抒發(fā)了對水的美好向往;描述了靈魚銜寶躍,仙女廢機迎,展示了詩人對神秘和仙境的幻想和向往。柳拂旌門暗,蘭依帳殿生等描寫,展示了昆明池宴會的繁華和華麗。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昆明池宴會為主題,貫穿了詩人對和平和文化教育的思考,以及對戰(zhàn)爭的反思。通過豐富的意象描寫,詩人讓讀者感受到了宴會的繁華以及對和平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