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達驩州 / 作者:沈佺期 |
流子一十八,命予偏不偶。
配遠天遂窮,到遲日最后。
水行儋耳國,陸行雕題藪。
魂魄游鬼門,骸骨遺鯨口。
夜則忍饑臥,朝則抱病走。
搔首向南荒,拭淚看北斗。
何年赦書來,重飲洛陽酒。
|
|
初達驩州解釋: 《初達驩州》是唐代沈佺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流離者十八載,
命運對我偏執相待。
遠游途中一無所得,
追隨背后的夕陽已至終末。
水上行舟,到達儋耳國,
陸地行走,穿越雕刻的密林。
靈魂漂游于鬼門關,
骸骨留在廢墟的鯨腹中。
夜晚忍饑而臥,
黎明抱病而行。
揉著發梢向南方漠野張望,
擦干淚水凝視北斗星光。
何時會有國家恩赦之書降臨,
讓我重回洛陽暢飲美酒的時刻。
詩詞表達了一個流浪者的心聲。詩人在詩中形容自己十八年的流離失所。他感慨命運對他的安排異常苛刻,既沒有得到物質上的回報,也沒有找到歸屬感。詩人以水行舟和陸行雕刻為隱喻,表達了他在長途旅行中的艱辛和孤寂。他的身心疲憊,魂魄像游鬼一般彷徨,身體像廢墟般殘缺。
詩中描述了他的日常生活。他夜晚饑餓而無法入眠,白天病痛但還得艱難行走。他望著南方邊陲,撫摸著自己的頭發,悲傷地流淚,然后抬頭仰望北斗星光,暗示他渴望回歸正途、重新獲得希望與信仰。
最后兩句詩是他的寄托和期望,他期待著能夠收到國家恩赦的消息,回到洛陽享受繁華與美酒。
這首詩詞揭示了流浪者的悲涼處境和內心的掙扎。通過詩人生動的描寫,表達了他在長期的漂泊中的辛酸和渴望。而最后的樂觀寄托,展現了他對未來的希望和憧憬。整首詩詞雖然情感低沉,但也透露出對生活的堅守與向往,讓人感受到詩人對人生的深思和對幸福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