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詩三首(一本連前春閨作雜詩四首) / 作者:沈佺期 |
落葉驚秋婦,高砧促暝機。
蜘蛛尋月度,螢火傍人飛。
清鏡紅埃入,孤燈綠焰微。
怨啼能至曉,獨自懶縫衣。
妾家臨渭北,春夢著遼西。
何苦朝鮮郡,年年事鼓鼙。
燕來紅壁語,鶯向綠窗啼。
為許長相憶,闌干玉箸齊。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
|
雜詩三首(一本連前春閨作雜詩四首)解釋: 《雜詩三首(一本連前春閨作雜詩四首)》的中文譯文:
落葉驚秋婦,
高砧促暝機。
蜘蛛尋月度,
螢火傍人飛。
清鏡紅埃入,
孤燈綠焰微。
怨啼能至曉,
獨自懶縫衣。
妾家臨渭北,
春夢著遼西。
何苦朝鮮郡,
年年事鼓鼙。
燕來紅壁語,
鶯向綠窗啼。
為許長相憶,
闌干玉箸齊。
聞道黃龍戍,
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
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
一為取龍城。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由沈佺期創作于唐代,通過描繪各種景物和情感抒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鄉之情。
詩的第一部分描述了秋天樹葉落下的景象,驚動了孤寂的婦女,砧杵聲催促著她急切地做著暮色下的工作。蜘蛛在尋找月亮的方向上爬行,螢火則依偎在人身邊飛舞。鏡子映照下紅色的灰塵不斷進入,獨自一人的孤燈火光微弱。怨嘆的哭聲一直持續到黎明,她獨自一人懶散地縫制衣服。
詩的第二部分,詩人寫出了自己妻子的家在渭河的北邊,自己卻身在遙遠的遼西。他抱怨自己被朝鮮郡所困擾,每年都要服役打仗。燕子飛來在紅色的壁上交談,黃鶯在綠色的窗前啼叫。他向妻子承諾長相懷念,闌干和玉箸一樣高齊。
詩的最后一部分,詩人聽說在黃龍的軍隊駐守多年,從未解甲歸田。他覺得可憐的妻子只能躲在閨房看著月亮,而自己卻長期駐扎在漢家軍營。少女們的春天意緒在這個春天變得更加濃烈,丈夫的昨夜情感回蕩在她心中。他希望有人能夠揮舞起旗幟和鼓聲,沖鋒陷陣去奪取龍城。
這首詩既揭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鄉之情,又表達了對家庭和和平的向往。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和情感,詩人抒發了內心的感慨和對自由平安的追求。整首詩既反映了唐代的當時社會風貌,也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