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胡氏溪亭 / 作者:朱慶馀 |
亭與溪相近,無時不有風。
澗松生便黑,野蘚看多紅。
雨足秋聲后,山沈夜色中。
主人能守靜,略與客心同。
|
|
題胡氏溪亭解釋: 《題胡氏溪亭》的中文譯文:
亭子與溪水相近,時時刮來微風。
溪邊的松樹長得很高,變得很黑,野生的青苔長得很多,變得很紅。
雨過后是秋天的聲音,山脈漸漸沉寂在黑夜之中。
主人能夠保持寧靜,與客人的心靈有些相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胡氏溪亭的景色和氛圍。亭子靠近溪水,常年有微風吹來,使得整個亭子都很涼爽。溪邊的松樹高大茂密,給人一種黑暗的感覺,而地上的青苔則呈現出鮮艷的紅色。雨過后,秋天的聲音從山中傳來,整個山沉浸在夜色之中。主人能夠保持寧靜,與客人心靈相合。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靜謐的自然景色,凸顯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通過描繪亭子與溪水的關系和周圍的自然景色,詩中流露出寧靜、涼爽的氣息。主人能夠守靜,與客人的心靈相合,展現了一種沉靜、和諧的境界。整首詩符合唐代自然山水詩的特點,注重描繪景色,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境界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