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處州韋使君新開南溪 / 作者:朱慶馀 |
地里光圖讖,樵人共說深。
悠然想高躅,坐使變荒岑。
疏鑿因殊舊,亭臺亦自今。
靜容猿暫下,閑與鶴同尋。
轉旆馴禽起,褰帷瀑溜侵。
石稀潭見底,嵐暗樹無陰。
躋險難通屐,攀棲稱抱琴。
云風開物意,潭水識人心。
攜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沈。
世嫌山水僻,誰伴謝公吟。
|
|
和處州韋使君新開南溪解釋: 中文譯文:與處州韋使君新開南溪(泉、瀑)合作。地里顯現預兆圖,樵夫共說之深。悠然想要登高處,坐著變成了荒岑。疏鑿因為與過去不同,亭臺也自今日起。靜容的猿暫時停了下來,閑逛與鶴一同尋覓。轉動的旗幟喚醒了馴禽,掀起帷幔,瀑布忍不住涌來。稀疏的石頭潭水底可見,嵐氣籠罩的樹木無陰影。攀登險峻難以穿行,才能攀棲,才能抱著琴。云風展現出物質的意境,潭水能洞察人的心情。攜帶著花甕巡游遍地,移動船只流連于景色之中。世人嫌山水偏僻,誰愿與謝公一同吟詩。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是唐代朱慶馀與處州韋使君合作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南溪地區的景色和人物。首先,詩人描述了當地的預兆圖讖和樵夫們對此的討論。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渴望登高遠眺的愿望,坐在那里成為了一個山間的孤兒。然后,詩人描述了南溪地區的改造和建設情況,并描繪了靜謐的場景中猿猴與鶴鳥的閑逛。隨后,詩人寫到了旗幟喚醒了馴獸師和瀑布的喧鬧聲。接著,描繪了潭水清澈見底,林木之間云霧彌漫的景象。然后,詩人表達了攀登險峻山嶺的困難和攀棲抱琴的愿景。最后,詩人表達了攜帶花甕巡游和船只流連于南溪之景的愉悅,同時也反思了這片山水被世人認為偏僻的境況。詩中充滿了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物情感的表達,以及對于南溪的贊美和思考。整首詩以清麗的筆觸展示了南溪地區的山水之美,并表達了詩人關于人與自然的共融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