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饒州張使君 / 作者:朱慶馀 |
白頭為郡清秋別,山水南行豈覺賒。
楚老只應思入境,吳兒從此去移家。
館依高嶺分樟葉,路出重江見葦花。
務退唯當吟詠苦,留心曾不在生涯。
|
|
送饒州張使君解釋: 《送饒州張使君》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白頭作為郡守,在清秋時分離別,
南行山水之間,豈能感到舍不得。
楚國的老人只應思念他的家鄉,
吳國的年輕人從此離開家園。
他的官館依偎在高山峻嶺間,分布著茂密的樟樹。
他的旅途經過長江,看到了盛開的蘆葦花。
他努力退隱,只有吟詠詩詞才能解愁苦,
他留心修養,從未將心思放在職位上。
詩意:
這首詩詞是朱慶馀送別饒州的張使君的作品。張使君是朱慶馀的友人,他因為工作調動而離開饒州,這首詩是朱慶馀為他送行而寫的。詩中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朱慶馀通過描繪離別時的景物和情感,展現了他對友人的深厚情誼。他描述了白發的張使君離開郡守職位,以及他們在秋天離別的場景。朱慶馀用山水和地域的形象,表達了友人離開的無奈和心情的起伏。
詩中提到的楚國和吳國,分別代表了張使君的故鄉和朱慶馀的故鄉。楚老只應思入境,吳兒從此去移家,表達了張使君離開故鄉而思念家鄉的心情,以及朱慶馀離開吳國而遷徙他處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繪離別時的景物和情感,展示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詩中運用了山水和地域的意象,增加了詩的意境和情感的張力。通過描繪白發的張使君離開郡守職位和在秋天離別的場景,詩人表達了離別的無奈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楚國和吳國作為地域的象征,突出了詩人和友人的背景和情感的紐帶。楚老只應思入境,吳兒從此去移家,展示了張使君離開故鄉而思念家鄉的心情,以及朱慶馀離開吳國而遷徙他處的心情。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對離別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友人和故鄉的眷戀之情。它展示了唐代詩人的才華和對人情世故的敏感,是一首觸動人心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