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夜月 / 作者:朱慶馀 |
昨夜忽已過,冰輪始覺虧。
孤光猶不定,浮世更堪疑。
影落澄江海,寒生靜路岐。
皎然銀漢外,長有眾星隨。
|
|
十六夜月解釋: 《十六夜月》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昨夜忽已過,冰輪始覺虧。
孤光猶不定,浮世更堪疑。
影落澄江海,寒生靜路岐。
皎然銀漢外,長有眾星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月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和人生的思考。詩人觀察到夜晚的月亮,感嘆時間的飛逝,認識到月亮的圓滿已經開始減少。孤獨的月光依然不穩定,使人對于這個浮世間的一切更加懷疑。月亮的倒影映在江河和海洋之中,寒氣逐漸充斥著安靜的路岔。明亮的月光照耀在銀河之外,眾多的星星也在其旁邊閃耀。
賞析:
《十六夜月》通過描繪月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流逝和世事的無常感到的深深思索。詩人以月亮的減少來象征時間的流逝,月亮的不穩定和浮世的堪疑則表達了對于現實世界的疑惑和不確定感。詩中的影落澄江海和寒生靜路岐揭示了歲月的冷寂和人生的孤獨。然而,盡管如此,皎然的月亮仍然照耀在銀河之外,星星們也始終陪伴著月亮。這種對于光明和希望的描繪,為整首詩帶來一絲溫暖和慰藉,也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積極態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描繪了月夜的景象,通過對月亮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對于時間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索,同時也展現了對于光明和希望的堅持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