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送二十三舅錄事之攝郴州 / 作者:杜甫 |
賢良歸盛族,吾舅盡知名。
徐庶高交友,劉牢出外甥。
泥涂豈珠玉,環堵但柴荊。
衰老悲人世,驅馳厭甲兵。
氣春江上別,淚血渭陽情。
舟鹢排風影,林烏反哺聲。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
必見公侯復,終聞盜賊平。
郴州頗涼冷,橘井尚凄清。
從役何蠻貊,居官志在行。
|
|
奉送二十三舅錄事之攝郴州解釋: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創作的《奉送二十三舅錄事之攝郴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賢良歸盛族,吾舅盡知名。
徐庶高交友,劉牢出外甥。
泥涂豈珠玉,環堵但柴荊。
衰老悲人世,驅馳厭甲兵。
氣春江上別,淚血渭陽情。
舟鹢排風影,林烏反哺聲。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
必見公侯復,終聞盜賊平。
郴州頗涼冷,橘井尚凄清。
從役何蠻貊,居官志在行。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二十三舅杜錄事為題材,展示了杜甫對舅舅及其身世境遇的情感關懷,以及對時局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呈現了人生的起伏,揭示了官場的無奈和社會的變幻,以及對家族、友情、使命和現實的深思。
賞析:
1. 詩中的"賢良歸盛族,吾舅盡知名"表現了舅舅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歸隱回家也使他在家族中備受尊敬和知名。
2. "徐庶高交友,劉牢出外甥"指的是徐庶和劉備,這里表達了杜甫對交友和家族成員的深刻認識,以及外甥劉牢的離去。
3. "泥涂豈珠玉,環堵但柴荊"用以比喻人才被埋沒和困住,揭示官場險惡、才能被忽視的現實。
4. "衰老悲人世,驅馳厭甲兵"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變遷、衰老的憂慮,以及對戰亂和征戰的厭惡。
5. "氣春江上別,淚血渭陽情"展示了離別時的情感之深,以及杜甫對國家的憂慮之情。
6. "舟鹢排風影,林烏反哺聲"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人際關系和恩義的思考。
7.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指出了時局動蕩,社會不安的狀況。
8. "必見公侯復,終聞盜賊平"對未來的期許,表達了對國家安寧和社會復興的盼望。
9. "郴州頗涼冷,橘井尚凄清"以郴州寒涼的景色反映了當地困苦的情況。
10. "從役何蠻貊,居官志在行"表達了作者雖然受困于部族役使和社會環境,但仍然懷抱官宦的志向。
這首詩充分展示了杜甫深刻的社會觀察和對人生百態的思考,以及他對家族、國家和人性的關切。通過自然景物、人物描寫和情感表達,詩人將個人感受與社會現實相結合,使詩歌更具厚重的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