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江館 / 作者:朱慶馀 |
江館迢遙處,知音信漸賒。
夜深鄉夢覺,窗下月明斜。
起雁看荒草,驚波尚白沙。
那堪動鄉思,故國在天涯。
|
|
宿江館解釋: 《宿江館》是唐代詩人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江館迢遙處,知音信漸賒。
夜深鄉夢覺,窗下月明斜。
起雁看荒草,驚波尚白沙。
那堪動鄉思,故國在天涯。
詩詞的詩意主題是描述詩人寄宿在江邊客棧中的情景和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詞通過具體而細致的描寫,表達了詩人身處陌生的環境中,遠離家鄉,獨自寄宿在江邊客棧中的孤寂和思鄉之情。
詩的第一句“江館迢遙處,知音信漸賒。”描繪了江邊客棧的位置偏離主要建筑和繁忙的地方,寂靜而遙遠。而“知音信漸賒”則暗示詩人與親友之間的來往信件逐漸減少,增加了詩人的孤獨感。
接著,“夜深鄉夢覺,窗下月明斜。”表達了詩人深夜中醒來時,床前的窗戶下明亮的月光斜照,增添了一絲安寧與寂靜。同時,也喚起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
“起雁看荒草,驚波尚白沙”,描繪了詩人起床時看到的景象。詩人看到了飛起的大雁和旁邊荒草覆蓋的原野,還有波光粼粼的白色沙灘。這些景物給詩人帶來了思鄉之情,使他更加懷念故鄉。
最后兩句“那堪動鄉思,故國在天涯。”則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對遠離故土的痛苦和無奈。他意味深長地表示,故鄉就在天涯,距離遙遠,不能輕易回去。
整首詩詞以豪邁灑脫、淡泊清苦的筆調,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寫和深情寄托,展示出一個詩人在陌生異鄉的孤獨、思鄉之情,表現了時代背景下一個旅居流落者的心情與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