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友人 / 作者:朱慶馀 |
當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
一分南北路,長問往來人。
是處應為客,何門許掃塵。
憑書正惆悵,蜀魄數聲新。
|
|
寄友人解釋: 《寄友人》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當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
一分南北路,長問往來人。
是處應為客,何門許掃塵。
憑書正惆悵,蜀魄數聲新。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朱慶馀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感嘆當代知音難尋,而自己的相思之苦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內心。詩人寄望于友人能夠通過旅途中的路人來傳達自己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友人身處他所問候的南北之間的路上,能夠不斷地與行人交談,詢問友人的消息。詩人認為,友人所在的地方應該作為客人的身份,而不是有塵埃的門戶。詩人借著寫信來宣泄自己的憂傷,他感到沮喪和焦慮,因為他久久未能收到友人的來信。他心中的思念之情如同川劇中的魂魄一樣,只能發出幾聲凄涼的哭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表達知音難覓的現實,凸顯了友情的珍貴和稀缺。他通過一分南北路的描述,展現了他對友人所處位置的關注和期待。詩人希望友人能夠以客人的身份待在那個地方,不受塵埃的紛擾,表達了他對友人的期望和祝愿。詩人的心情愈發沉重,他通過憑書寄情表達自己的憂傷和惆悵。最后,詩人用蜀魄數聲新來形容自己的思念之情,給人以深深的傷感和落寞之感。
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和深邃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它描繪了友情的珍貴和稀缺,以及詩人對友人的期望和祝愿。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