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殼 / 作者:朱慶馀 |
方物就中名最遠,只應愈疾味偏佳。
若交盡乞人人與,采盡商山枳殼花。
|
|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殼解釋: 詩詞:《商州王中丞留吃枳殼》
方物就中名最遠,
只應愈疾味偏佳。
若交盡乞人人與,
采盡商山枳殼花。
中文譯文:
商州王中丞給我留下了一些枳殼,
這種名字在方物中最為獨特,
只有在疾病加重時才能體味到其特殊的美味。
如果我把所有的枳殼都分給了乞討的人們,
商山上的枳殼花也會被我采摘一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由唐代詩人朱慶馀創作。詩中表達了一種對疾病和貧困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詩人以一種象征性的方式描述了一種珍貴的物品——枳殼。枳殼在這里被視為一種特殊的藥材或食物,有可能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因此在方物中名聲遠揚。然而,詩人指出,只有在疾病加重時,人們才真正能夠領略到枳殼的美味和價值。這種意象可以被理解為對疾病的深刻感受和對生命的思考,暗示著疾病使人更加珍惜健康和生命的可貴。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詩人的行為。他將所有的枳殼都分給了乞討的人們,意味著他愿意將自己珍貴的財富與他人分享,體現了他的慷慨和善良。最后一句描述了他采盡商山上的枳殼花,這里枳殼花也可以被視為枳殼的象征,表達了他對物質財富的不重視和對精神追求的關注。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疾病、貧困和人生價值的思考。通過枳殼的意象,詩人傳達了珍惜健康和生命、關愛他人以及對物質財富的看重程度相對較低的主題。這首詩通過簡約而深刻的表達方式,引導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