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月 / 作者:朱慶馀 |
自古分功定,唯應缺又盈。
一宵當皎潔,四海盡澄清。
靜覺風微起,寒過雪乍傾。
孤高稀此遇,吟賞倍牽情。
|
|
中秋月解釋: 《中秋月》詩詞的中文譯文:
自古以來,月光總是分配得恰到好處,
總是缺少的時候又能滿足需求。
這個夜晚皓潔明亮,
四海都變得清澈透明。
靜靜地感受微風的起伏,
涼意漸透,仿佛雪花初飄。
孤高之處難得遇見這樣美景,
吟詠賞月倍感動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之夜的月亮,表達了作者對美麗景色的贊美和對月光的贊嘆之情。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述月亮的分配和光線的變化,表現出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和欣賞之情。
詩中表現了一種中秋夜的寧靜和美好,描繪了一幅月明如水的景象,使人感受到秋夜月色的清涼和純潔。作者通過描寫風微起的情景,讓讀者聯想到秋風乍起的感覺,以及雪花飄落的美麗。這些形象的描寫使得整首詩更富有詩意和美感。
詩歌末句的“孤高”一詞,可能指代作者孤高的心境,也可能指代作者獨立高遠的位置。無論如何,詩人都將自己與這樣美麗的月光相連,使得詩歌更具個人情感和思考。
整首詩以婉轉細膩的語言,表達了對月亮美好景色的贊嘆。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于情感和審美的追求,展示了詩人對于美的熱愛和敏感。這首詩可謂是一首汲取了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的優美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