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貽鼓吹李丞,時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 / 作者:儲光羲 |
北伐昧天造,王師示有征。
轅門統元律,帝室命宗英。
靈威方首事,仗鉞按邊城。
膏雨被春草,黃云浮太清。
文儒托后乘,武旅趨前旌。
出車發西洛,營軍臨北平。
曰予深固陋,志氣頗縱橫。
嘗思驃騎幕,愿逐嫖姚兵。
惟賢美無度,海內依揚聲。
河間舊相許,車騎日逢迎。
折節下謀士,深心論客卿。
忠言雖未列,庶以知君誠。
|
|
貽鼓吹李丞,時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解釋: 該詩是唐代儲光羲創作的,題為《貽鼓吹李丞,時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詩中描繪了安史之亂期間,李公王(指安史之亂主將安祿山)北伐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李公王的贊頌和對當前亂世的看法。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北伐昧天造,王師示有征。
轅門統元律,帝室命宗英。
靈威方首事,仗鉞按邊城。
膏雨被春草,黃云浮太清。
文儒托后乘,武旅趨前旌。
出車發西洛,營軍臨北平。
曰予深固陋,志氣頗縱橫。
嘗思驃騎幕,愿逐嫖姚兵。
惟賢美無度,海內依揚聲。
河間舊相許,車騎日逢迎。
折節下謀士,深心論客卿。
忠言雖未列,庶以知君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安史之亂時期,安祿山北伐的壯麗場面。詩中用較為具體的描寫手法,表現了軍隊出征的威武和壯觀。首句表達了北伐的決心和威力,第二句指出了出征將領遵循的軍令和皇室的命令。接著描述了將領的威嚴和英勇,以及天降甘露,春草茁壯等自然景象。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對自己的貧陋境遇進行了一番自省,表示愿意效命于李公王指揮的軍隊。最后一段寫道,希望自己的忠言能得到尊重和采納,以便為國家盡心盡力。
整首詩的詩意主要在于表達作者對李公王北伐的支持和崇敬,以及對亂世的思考和自省。同時,也寫出了對于忠言誠意的渴望和政治理想的追求。這首詩通過具體描寫和自省,展現了作者對軍事力量和政治氣節的贊美和向往,體現了儲光羲對亂世的關注和時局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