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恂上人還吳 / 作者:儲光羲 |
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
君王既行幸,法子復來儀。
虛室香花滿,清川楊柳垂。
乘閑道歸去,遠意誰能知。
|
|
送恂上人還吳解釋: 《送恂上人還吳》一詩是唐代儲光羲所作,詩中描寫了洛城的美景和君王行幸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君王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洛城本天邑,
洛水即天池。
君王既行幸,
法子復來儀。
虛室香花滿,
清川楊柳垂。
乘閑道歸去,
遠意誰能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洛城為背景,詩人儲光羲通過描繪洛城的美景,表達了對君王的敬仰與思念之情。首先,詩人稱贊洛城為“天邑”,洛水為“天池”,將洛城的地位與上天聯系起來,突出其尊貴之地位。接著,詩人描述了君王行幸的景象,以“君王既行幸,法子復來儀”表達了對君王的稱贊和崇敬之情。詩中還描繪了清靜宜人的環境,通過“虛室香花滿,清川楊柳垂”這些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洛城的祥和美景。最后,詩人以“乘閑道歸去,遠意誰能知”表達了對君王行宮歸來后的離情別緒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運用了清新明朗的描寫手法,通過描繪洛城的美景和君王行幸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君王的敬仰和思念。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離別之情,給人一種濃郁的思鄉之愁。這首詩詞使人感受到了儲光羲對君王的景仰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他細膩的描寫能力和對美景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