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別長史庾公太守徐公應召 / 作者:儲光羲 |
烈風起江漢,白浪忽如山。
方伯驟勤王,杞人亦憂天。
酆鎬頃霾晦,云龍召我賢。
車騎北艱苦,艅艎西溯沿。
水靈靜湍瀨,猛獸趨后先。
龍樓開新陽,萬里出云間。
宇宙既焜耀,崇德濟巨川。
受命在神宗,振兵猶軒轅。
煌煌逾涿鹿,穆穆更坤元。
明王朝太階,遠邇望嘉言。
游子淡何思,江湖將永年。
|
|
奉別長史庾公太守徐公應召解釋: 奉別長史庾公太守徐公應召
烈風起江漢,白浪忽如山。
方伯驟勤王,杞人亦憂天。
酆鎬頃霾晦,云龍召我賢。
車騎北艱苦,艅艎西溯沿。
水靈靜湍瀨,猛獸趨后先。
龍樓開新陽,萬里出云間。
宇宙既焜耀,崇德濟巨川。
受命在神宗,振兵猶軒轅。
煌煌逾涿鹿,穆穆更坤元。
明王朝太階,遠邇望嘉言。
游子淡何思,江湖將永年。
中文譯文:
奉行長史太守徐公應召離別
狂風在江漢上升,浪頭忽然像山一般高聳。
方伯突然奉召為國王辦事,杞人也因此擔憂國家安危。
風吹的定陵和高陵都籠罩在霾氣中,有云龍召喚我這位賢才。
北方的道路艱苦,坐船向西追溯沿途之地。
水聲清澈,急流滑滑,猛獸為了生存在我之后而跑。
龍樓開啟了新的曙光,十萬里出現在云間。
天地都因此光芒四射,至高的德行照耀著巨大的河川。
我受命于神宗,在振兵方面不輸軒轅。
輝煌的威勢超越了涿鹿,莊嚴的事業更加屹立于坤元。
在明朝太階上,遠近都在期待美好的言論。
作為離鄉的游子,思緒不復繁雜,江湖歲月將永遠流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儲光羲為奉別長史庾公太守徐公應召所寫的。詩中描繪了一幅離別之情景,通過描寫自然風景和人物行動來表達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開頭以烈風起江漢的景象,展現了離別的悲壯氛圍。短短兩句詩,卻能形容風浪越來越大,白浪如山,給人一種劇烈的氣氛。
接下來,詩人通過描繪方伯應召離別去忠誠為國家服務,以及杞人為國家安危憂心忡忡的情景,進一步表達了離別帶來的痛苦和對國家的思念之情。
之后的幾句詩,描繪了天空的陰霾、云龍召喚賢才,以及北方道路的艱險和船只向西航行的情景。
接著,詩人通過描寫水流、猛獸和龍樓開啟新的曙光,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繁榮。
隨后,詩人展現了在明朝太階上受命為國家效力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以煌煌逾涿鹿、穆穆更坤元的形容詞來表達這種莊嚴威嚴。
最后幾句詩,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的期待和對離別的思念。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行動相結合的方式,流暢自然。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來凸顯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全詩畫面跌宕起伏,情感真摯,讓人回味無窮。尤其在眾多描寫離別的詩中,這首詩以亮麗而鮮活的筆觸展示了詩人的獨特情感與才情。也表達出了作者對國家和親友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