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無運甓人,亦有誓江者”是出自《劉基》創作的“詠史(二十一首)”,總共“5”句,當前“豈無運甓人,亦有誓江者”是出自第3句。
“豈無運甓人,亦有誓江者”解釋: 原句出自明朝文學家劉基(字伯溫)的詩作《詠史·二十一首》。這首詩是劉基以歷史人物和事件為題材進行創作的一部分。 《豈無運甓人,亦有誓江者》這兩句的意思是:“難道沒有搬運磚瓦的人,也有發誓要讓江水改道的人。”這里分別運用了典故“運甓”(出自《晉書·謝玄傳》記載,謝玄年輕時,經常把磚塊從院里搬到院外,以鍛煉耐力和智慧)以及“誓江”(源自古代吳國的夫差為紀念其父伍子胥而發的誓愿,即要讓長江水倒流,以此報復伍子胥對他的背叛。后來,“誓江”常常用來形容決心堅定,誓言至誠)。 創作背景:劉基生活在明朝前期,他以歷史為素材,通過詩歌的形式探討歷史人物的成敗得失和社會變遷。這兩句詩是他在詠史系列中對個人與社會關系的一種思考和表達。 評價:這兩句詩形象生動,寓意深刻。它們不僅揭示了歷史上個人行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也預示著劉基對于個體在歷史長河中的地位和價值的深思熟慮。
查看完整“豈無運甓人,亦有誓江者”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豈無運甓人,亦有誓江者 的上一句
下一句:豈無運甓人,亦有誓江者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