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猿 / 作者:陳允平 |
掛石攀云日半斜,亂山深處飽煙霞。
香林月滿僧歸去,啼落春風(fēng)幾樹花。
|
|
觀猿解釋: 《觀猿》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掛著石頭攀援而上,云彩斜斜地掛在空中,
崎嶇的山巒深處充滿了煙霞。
香林中,月亮的圓盤已經(jīng)滿滿,
僧侶們歸去了,春風(fēng)中花兒凋零。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觀賞猿猴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以及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詩中以山巒、云彩、煙霞、月亮、花兒等自然元素為表現(xiàn)對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變幻多姿的美。同時,借景抒發(fā)了對光陰易逝的感嘆,表達了人生短暫、歲月匆匆的主題。
賞析:
《觀猿》通過以猿猴為題材,以山水為背景,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深深喜愛和景色的描繪能力。詩中的"掛石攀云"形象生動,給人以攀登高山的感覺,與"日半斜"相映成趣,使整個景象更加生動。"亂山深處飽煙霞"描繪出山中云霧繚繞、煙霞朦朧的美景,給人以寧靜、神秘的感覺。"香林月滿僧歸去"表達了一個美麗的夜晚,月亮掛滿林中,僧侶們也已經(jīng)離去,給人一種寂靜的感慨。最后一句"啼落春風(fēng)幾樹花"以凋零的花兒暗示時光易逝,寄托了作者對時光流轉(zhuǎn)和生命短暫的感慨。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光陰易逝的感慨。通過觀猿的場景,詩人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時間的流逝,傳達了一種深邃的哲理。這首詩詞既展現(xiàn)了陳允平的詩歌才華,同時也啟迪人們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