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釣臺作 / 作者:陳允平 |
雙臺屹屹幾春秋,千古高風一釣鉤。
越嶺有云山北障,桐江無浪水東流。
雪深黃葉埋寒虎,煙暖青莎臥白鷗。
漢業已隨宮樹老,月明長到客星樓。
|
|
過釣臺作解釋: 《過釣臺作》是宋代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雙臺聳立經歷了多少春秋,
千古英名就在一根釣竿之上。
越過山嶺有云霧遮擋北方,
桐江的水卻沒有波浪向東流。
深厚的雪覆蓋著黃葉和寒虎,
暖意的煙霧覆蓋著青莎和白鷗。
漢朝的事業已經老去如同宮樹,
明亮的月光依然照耀著客星樓。
詩意:
《過釣臺作》描繪了詩人經過釣臺時的景象和感受。釣臺作為一個象征性的地點,代表著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閑適生活和追求高尚境界的心態。詩人通過對釣臺的描繪,表達了對古人高尚風范和英名的敬仰之情,同時也表現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雙臺、云山、桐江和雪葉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一幅美麗而寧靜的山水畫面。詩人運用自然景物進行意象的構建,以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雙臺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古人的景仰和敬佩,認為他們的高尚風范和英名在歷史長河中流傳千古。越過山嶺的云霧和桐江的平靜流水對比鮮明,形成了一種寧靜與動態的對比,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變化。詩中的雪葉和寒虎、煙霧和青莎、白鷗和月光等意象,通過對自然界中不同元素的組合,展現了對生命和人生的思考。最后兩句詩中,詩人以漢朝的事業隨著宮樹老去為隱喻,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歷史滄桑的感慨,而月明長照客星樓則表達了對美好和持久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古人的景仰和敬佩,同時也抒發了對自然界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時間、歷史和命運的思考,詩詞傳遞出一種對美好、高尚和持久的追求,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