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吟 / 作者:陳允平 |
西風涼蕭蕭,雁過秋空高。
時有巖桂發,落葉飛長皋。
|
|
山中吟解釋: 《山中吟》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山中秋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緒。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西風涼蕭蕭,
雁過秋空高。
時有巖桂發,
落葉飛長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西風、雁群、巖桂和落葉的描繪,表現了秋天山中的寂靜和凄涼。首句“西風涼蕭蕭”揭示了秋風的涼意,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接著,詩人寫到“雁過秋空高”,通過雁群飛過的畫面,增添了一絲孤寂和蕭條之感。下半首寫到“時有巖桂發,落葉飛長皋”,巖桂是指山中的桂樹,這里的“時有”意味著這里的桂樹已經到了開花的季節,而落葉象征著秋天的離別和衰敗。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表現了自然界的寂靜和凄涼,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山中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季節變遷和生命流轉的感慨。詩中的凄涼與孤寂,與人類情感產生了共鳴,讓人不禁陷入對生命和自然的深思。這種將個人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充分展現了宋代詩人的感性和對自然的獨特理解,也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了深刻而持久的藝術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