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仙曲 / 作者:陳允平 |
中秋月正明,夜半飛紫瓊。
拂袖天上去,攬衣朝太清。
縹緲黃金闕,迢遙白玉京。
離離百寶幢,裊裊九華旌。
簫韶起碧落,散花飄群英。
翱翔鸞鶴舞,清徹云璈聲。
凌凌九霄寒,風露薄青冥。
弱水三萬里,仙路眇蓬瀛。
不赴瑤池宴,相約董雙成。
吹笙騎鳳凰,飛上芙蓉城。
|
|
游仙曲解釋: 《游仙曲》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秋的月亮正明,夜半時分飛起了紫色的瓊花。他揮袖一飛沖天,衣袖將要飄到太清宮殿。縹緲的黃金闕樓,迢遙的白玉京城。離離百寶幢懸掛,裊裊九華旌旗飄揚。簫聲奏起碧落之音,花瓣散落飄舞群英。鸞鶴翱翔起舞,清脆的云璈聲響徹云端。高高凌霄的天空寒冷無比,清風和薄露在蒼茫的夜空中淺淺交織。那遙遠的水,漫過三萬里,通向仙路的蓬瀛之地。我們不去瑤池參加宴會,相約在董雙成的地方。吹響笙簫,騎著鳳凰,飛向芙蓉城。
《游仙曲》以中秋之夜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仙境中自由翱翔的奇妙場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容詞,展現了華麗瑰麗的仙境景象。通過瓊花、天上、太清、黃金闕、白玉京、百寶幢、九華旌等詞語的運用,給人一種虛幻、神秘的感覺。詩中還出現了簫聲、花瓣、群英、鸞鶴等意象,增添了詩的音樂感和絢麗的色彩。
詩人通過對飛仙之境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由、奇幻的向往和追求。他將中秋的月亮作為起點,通過飛升仙境的描寫,展示了一幅奇幻的仙境畫卷。詩中的仙境充滿著華麗、神秘的色彩,給人一種超脫塵俗、超越現實的感覺。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對仙境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贊美,如九華旌、百寶幢等,使整首詩充滿了神秘而又壯麗的仙境氛圍。
《游仙曲》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仙境之美,表達了對自由和奇幻的向往。詩中流轉的音樂感以及華麗的仙境景象,給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感受。這首詩詞將讀者引入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仙境之中,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內心深處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