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鶴江有感 / 作者:陳允平 |
抱玉歸來淚滿襟,世間何許覓知音。
此生雖有噬臍悔,到死終無嘗膽心。
伏櫪馬思云路遠,避鉤魚隱石潭深。
故人若問淞江客,自采芙蓉學楚吟。
|
|
留鶴江有感解釋: 《留鶴江有感》是宋代詩人陳允平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抱著美玉歸來,淚水滿滿,世間何處尋找知音。盡管這一生有過后悔,但到死也從未嘗過膽怯之心。馬兒低頭思念云彩,避開釣魚者,躲藏在深邃的石潭中。如果故友問起淞江的客人,我將自己采摘芙蓉花,學著楚國的吟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追求真摯友誼的渴望。詩人抱著美玉歸來,淚水滿襟,顯露出一種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遭遇的痛苦的表達。他在人世間尋找知音,希望能夠找到與自己心靈相通的朋友。
詩中提到的“噬臍悔”表達了詩人對自己過去的遺憾和悔恨,意味著他曾經有過錯誤的選擇和后悔,但他并不畏懼,直到死亡來臨也沒有嘗過膽怯之心。這表現了詩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和無畏的態度。
詩中還有馬、云、釣魚和石潭等意象,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詩人表達了對自由、遠方和隱逸生活的向往。馬兒低頭思念云彩,表現了詩人內心的追求和對自由的渴望。避開釣魚者、躲藏于深邃的石潭中,象征著詩人回避喧囂和世俗的壓力,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深邃。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故鄉的思念。如果有故友詢問淞江的客人,詩人將自己采摘芙蓉花,學習楚國的吟唱,這表明他愿意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故鄉和友誼的懷念,并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情感。
《留鶴江有感》通過對個人情感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真摯友誼的向往。詩人以簡練而含蓄的語言,展示了宋代詩人獨有的意境和情感的表達方式。這首詩深受讀者喜愛,并在宋代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