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暑 / 作者:陳允平 |
避暑入林扃,同僧坐竹亭。
鳥飛晴地影,龍掛雨天形。
掃葉鋪椰簟,臨流注石瓶。
更無塵跡到,日落夢初醒。
|
|
避暑解釋: 《避暑》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避暑入林扃,同僧坐竹亭。
在避暑的季節,我踏入郊外的林中,與一位僧人一同坐在竹亭里。
詩意:這句描繪了作者避暑的場景,通過進入林中與僧人共坐,表達了一種遠離塵囂、尋求寧靜和與自然融合的心境。
鳥飛晴地影,龍掛雨天形。
鳥兒在晴朗的天空中飛翔,留下映在地面上的影子;云龍在雨天中懸掛,形成一種壯麗的景象。
詩意:這兩句描繪了自然景物,通過鳥兒的飛翔和云龍的懸掛,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與壯麗,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之情。
掃葉鋪椰簟,臨流注石瓶。
我掃去落葉,鋪上椰葉制成的席子,靠近溪流注滿石制的瓶子。
詩意:這兩句描繪了作者在林中的行為,通過清掃落葉、鋪設椰葉席子和靠近溪流注滿石瓶,展現了一種與自然親近、與環境融合的生活態度,表達了對清新自然環境的向往。
更無塵跡到,日落夢初醒。
更沒有塵埃的痕跡到這里,日落時分,仿佛從夢中初醒。
詩意: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在這個幽靜之地遠離塵囂,沒有外界的干擾,感受到一種寧靜與自由。日落時分,作者似乎從夢中醒來,意味著這種寧靜與自由的時刻即將結束。
整首詩以描繪作者避暑時的環境和心境為主線,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個人行為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世俗紛擾的逃避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晴天與雨天、鳥飛與龍掛、掃葉與注石瓶等,使詩意更加生動豐富。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與意境,給人以寧靜、清新和悠然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