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闊 / 作者:陳允平 |
江闊雁聲遙,何人共寂寥。
青天不可問,明月若為邀。
俠士夸騎鶴,蠻奴學射雕。
平生堂下柳,聊復伴秋宵。
|
|
江闊解釋: 《江闊》是陳允平創(chuàng)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闊雁聲遙,
何人共寂寥。
青天不可問,
明月若為邀。
這首詩詞描繪了江水寬闊,雁聲遙遠的景象,以及其中的寂寥之感。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誰能與他共同感受這份寂寥之美呢?然后,他又說青天高遠無法向它詢問,只有明亮的月亮才會邀請他。
這首詩詞通過對江水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和追求。江水的寬廣和雁聲的遙遠,都成為了詩人心境的象征。寂寥之感在詩中強烈地體現(xiàn)出來,是對人生孤獨與無奈的真實寫照。詩人在這種孤寂中思考,尋求自我與外部世界的連接。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俠士夸騎鶴,蠻奴學射雕,這些都是一種對于超越寂寥的向往和幻想。詩人也許希望能像俠士一樣騎著仙鶴遨游,或者像蠻奴一樣掌握神奇的技能,超越寂寥的限制。
最后,詩人提到平生堂下的柳樹,伴隨著秋夜的到來,詩人在這個寂寥的夜晚,與柳樹成為了伴侶,共同度過這個孤獨的時刻。這種寂寥中的陪伴和安慰,給詩人帶來了一些慰藉和希望。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江水、自然景物和內(nèi)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孤寂的思考和追求,同時也展現(xiàn)了對超越寂寥的向往和幻想。在詩中,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象征和情感的表達,傳達了一種內(nèi)心的孤獨和對心靈寄托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