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西湖十詠·花港觀魚) / 作者:陳允平 |
春波浮淥,小隱桃溪路。
煙雨正林塘,翠不礙、錦鱗來去。
芹香藻膩,偏愛鯉花肥,檐影下,柳陰中,逐浪吹萍絮。
宮溝泉滑,怕有題紅句。
鉤餌已忘機,都付與、人間兒女。
濠梁興在,鷗鷺笑人癡。
三湘夢,五湖心,云水蒼茫處。
|
|
驀山溪(西湖十詠·花港觀魚)解釋: 詩詞:《驀山溪(西湖十詠·花港觀魚)》
作者:陳允平(宋代)
春波浮淥,小隱桃溪路。
煙雨正林塘,翠不礙、錦鱗來去。
芹香藻膩,偏愛鯉花肥,檐影下,柳陰中,逐浪吹萍絮。
宮溝泉滑,怕有題紅句。
鉤餌已忘機,都付與、人間兒女。
濠梁興在,鷗鷺笑人癡。
三湘夢,五湖心,云水蒼茫處。
中文譯文:
春天的波浪輕輕涌動,小徑蜿蜒穿過桃溪。
煙雨籠罩著林塘,翠綠的水草不妨礙錦鱗魚的往來。
水中的芹菜和藻類豐盈而濃密,特別喜歡肥美的鯉魚。在屋檐的陰影下,在柳樹的蔭涼中,隨著波浪吹送著浮萍和絮狀物。
宮溝的泉水流動如絲,不愿有人題寫紅色的詩句。
漁鉤和魚餌已被忘卻,都留給了凡間的男女。
濠梁的景象依然存在,鷗鳥和鷺鳥嘲笑著那些癡迷的人們。
三湘的夢想,五湖的心思,都在云水蒼茫的地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春日景色,以及在花港觀魚時的情景。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達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展現了西湖的獨特魅力。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如春波、桃溪、煙雨、林塘、芹香、藻膩、鯉花、檐影、柳陰、浪、萍絮、宮溝泉、云水等,通過這些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水墨畫般的意境中。詩中的花港觀魚是西湖的一個景點,而詩人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類生活的思考。
詩人通過“檐影下,柳陰中,逐浪吹萍絮”等描寫,展示了西湖的寧靜和恬淡之美。詩中的“鉤餌已忘機,都付與、人間兒女”表達了詩人對物質欲望的超越,將釣魚和魚餌作為一種象征,在人們的喧囂世界中,有時需要將物質放下,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最后幾句“濠梁興在,鷗鷺笑人癡。三湘夢,五湖心,云水蒼茫處。”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深情和對自然的敬畏。詩人通過"濠梁興在,鷗鷺笑人癡"的描述,表現了西湖的壯麗和恢弘,以及人們對于自然景色的癡迷。最后兩句"三湘夢,五湖心,云水蒼茫處"則將西湖與中國其他著名湖泊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湖泊美景的贊嘆和思念。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而富有意境的景物,傳達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物質欲望的超越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呼喚人們回歸自然,享受生活中美好而簡單的事物。
這首詩詞展示了中國古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具有濃厚的宋代文化特色。通過娓娓道來的描寫和富有韻律的詩句,讀者能夠沉浸在詩人創造的美好意境中,感受到西湖的寧靜和美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