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月引(和白云趙宗簿自度曲·引令) / 作者:陳允平 |
雨余芳草碧蕭蕭。
暗春潮。
蕩雙橈。
紫鳳青鸞,舊夢帶文簫。
綽約佩環(huán)風不定,云欲墮,六銖香,天外飄。
相思為誰蘭恨銷。
渺湘魂、無處招。
素紈猶在,真真意、還倩誰描。
舞鏡空圓,羞對月明宵。
鏡里心心心里月,君去矣,舊東風,新畫橋。
|
|
明月引(和白云趙宗簿自度曲·引令)解釋: 《明月引(和白云趙宗簿自度曲·引令)》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過之后,芳草已經(jīng)變得碧綠,風聲蕭蕭。春潮涌動,搖動雙槳。紫鳳和青鸞,是舊時的夢中人,手持文簫。婀娜多姿的佩環(huán)在風中搖擺不定,云彩似乎將要墜落,六銖香飄蕩在天外。相思之情為誰而生,蘭花的怨恨正在消散。湘江的魂魄茫然無處尋覓。素紈依然存在,真實的意境誰又能描繪出來。在舞鏡前獨自徐徐旋轉(zhuǎn),害羞地面對著明亮的月光。鏡中的心與心,心中的月亮,君已離去,舊時的東風,新畫的橋。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陳允平對舊時光的回憶和追念之情。詩中運用了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手法,將雨后的芳草、春潮、紫鳳和青鸞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舞鏡和明亮的月光則象征著回憶的場景,通過鏡中的自己與心中的月亮的對比,展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寂寞和無奈。最后提到的舊時東風和新畫的橋,則暗示著時光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
這首詩詞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和具有音樂性的韻律,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對過去時光的思念。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繪,將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與外在環(huán)境相融合,營造出一種幽靜、浪漫的意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整首詩詞以旋律悠揚的引令形式寫作,使得詩詞更具有韻律感和音樂感,增強了抒情的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