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鄧道士 / 作者:蘇軾 |
一杯羅浮春,遠餉采薇客。
遙知獨酌罷,醉臥松下石。
幽人不可見,清嘯聞月夕。
聊戲庵中人,空飛本無跡。
|
|
寄鄧道士解釋:
《寄鄧道士》是蘇軾的一首詩,描述了寄托情懷的主題,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杯羅浮春,遠餉采薇客。
遙知獨酌罷,醉臥松下石。
幽人不可見,清嘯聞月夕。
聊戲庵中人,空飛本無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暢快淋漓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意境。詩人以寄鄧道士的方式將自己的情感和思念寄托給了遠方的友人。
詩的開頭寫道:“一杯羅浮春”,羅浮春指的是精美的茶,這里象征著友情和情誼。詩中的“遠餉采薇客”指的是遠方的朋友,他們像采薇的客人一樣來到了詩人的身邊。
接著詩人寫道:“遙知獨酌罷,醉臥松下石”。這里表達了詩人遠離塵囂,獨自品味生活的愿望。他希望鄧道士能夠明白他喜歡獨自享受自然的寧靜,并在松樹下飲酒、醉臥,盡情放松身心。
詩的下半部分寫道:“幽人不可見,清嘯聞月夕。聊戲庵中人,空飛本無跡”。這里描繪了詩人的生活狀態。他自稱為“幽人”,寓意獨處的隱士,遠離塵世的喧囂。他在夜晚清涼的月光下吹奏樂器,發出清脆的嘯聲。他與庵中的人們一同嬉戲,但他的存在卻如同空飛的鳥一般,沒有痕跡可循。
整首詩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也體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和獨立心境的追求,展示了他內心深處的豪情和高潔的志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