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流子 / 作者:陳允平 |
殘夢繞林塘。
詩添瘦、瘦不似東陽。
正流水蕩紅,暗通幽徑,嫩篁翻翠,斜映回墻。
對握寶箏低度曲,銷蠟靚新簧。
鶯懶晝長,燕閑人倦,乍親花簟,慵引壺觴。
簾櫳深深地,歌塵靜、芳草自碧空廂。
十二畫橋,一堤煙樹成行。
向杜鵑聲里,綠楊庭院,共尋紅豆,同結丁香。
春已無多,只愁風雨相妨。
|
|
風流子解釋: 《風流子》是一首宋代陳允平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流子》
殘夢繞林塘。
夢境纏繞在林塘之間。
詩添瘦、瘦不似東陽。
這首詩使人變得消瘦,但并不像東陽那樣消瘦。
正流水蕩紅,暗通幽徑,嫩篁翻翠,斜映回墻。
清澈的水面泛起紅色波浪,暗暗地通向幽靜的小徑,嫩竹搖曳生翠,斜斜地映照在墻上。
對握寶箏低度曲,銷蠟靚新簧。
情侶對坐,輕輕地彈奏著寶箏,曲調婉轉動聽,音色鮮明如新。
鶯懶晝長,燕閑人倦,乍親花簟,慵引壺觴。
黃鶯懶洋洋地鳴叫,燕子無所事事,人們感到疲倦,偶爾親近花簟,慵懶地舉起酒杯。
簾櫳深深地,歌塵靜、芳草自碧空廂。
窗簾和門欄深深地嵌入其中,歌舞的塵埃靜止了,芳草自然地在碧藍的空廂中生長。
十二畫橋,一堤煙樹成行。
十二座拱橋,一條堤岸,煙霧籠罩下的樹木排成一行。
向杜鵑聲里,綠楊庭院,共尋紅豆,同結丁香。
朝向杜鵑的歌聲,綠楊樹環繞的庭院,一同尋找紅豆,相約種下丁香樹。
春已無多,只愁風雨相妨。
春天已經不多了,只擔心風雨會妨礙相會。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優美的景色,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環境和人情世故的感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林塘、流水、竹林、花簟、拱橋等,給人一種恬靜、婉約的意境。通過描寫音樂、花草、樹木等元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時光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詩以春天為背景,展現了人們對春光的熱切期望,同時也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活變遷的憂愁之情。這首詩詞既有閨情的柔情蜜意,又透露出對時光流轉和生活無常的深刻感悟,體現了宋代以風流為特色的文化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