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天長 / 作者:陳允平 |
流鶯喚夢,芳草帶愁,東風料峭寒色。
又見杏漿餳餳粥,家家禁煙食。
江湖幾年倦客。
曾慣識、凄涼岑寂。
苦吟瘦,蕭索詩腸,空愧郊籍。
春事正溪山,柳霧花塵,深映翠蘿壁。
更謝多情雙燕,歸來舊庭宅。
情絲亂游巷陌。
悵容易、萬紅陳跡。
酒旗直,綠水橋邊,猶記曾識。
|
|
應天長解釋: 《應天長》是一首宋代陳允平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流鶯喚醒了夢境,芳草帶著憂愁,
東風預示著寒冷的氣息。
又看到杏漿濃稠的粥,
家家戶戶禁煙禁食。
江湖多年來疲倦了旅客。
曾經習慣于凄涼的孤寂。
苦苦吟唱,瘦弱而憔悴,
深感愧對家鄉的郊野。
春天的景色正美麗,
溪山間彌漫著柳霧和花塵,
深深映照在翠綠的藤壁上。
還要感謝那對多情的燕子,
歸來到舊庭宅。
情絲紛亂地游離在巷陌中。
懷念往昔,千紅已成褪色的痕跡。
酒旗高高飄揚,
綠水邊的橋頭,
仍然記得曾經相識的地方。
詩意:
《應天長》描繪了一個寒冷而凄涼的春天景象。詩中通過描寫流鶯的鳴喚、芳草的憂愁、東風的寒冷等元素,營造了一種冷清與蕭索的氛圍。詩人借此表達了對江湖旅行多年的疲倦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他也表達了對美麗的春景、回到舊庭宅的喜悅和對過去的回憶之情。詩中的燕子象征著依戀和歸宿,增添了一絲溫暖和希望的色彩。
賞析:
《應天長》以其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情感表達,展現了宋代詩人典型的寫意風格。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意更加豐富深遠。例如,流鶯的鳴喚和芳草的憂愁,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萬物的細膩感受。東風料峭的描寫,則通過寒冷的氣息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詩人對禁煙禁食的描寫,展現了宋代社會的風俗和家庭的節儉之風。詩中的江湖旅客形象,象征了詩人自己的身份和經歷,同時也代表了一種游歷與歸宿的對立與矛盾。最后,詩人以橋頭綠水和酒旗高飄的景象,勾起了他對過去友情和舊時光的懷念。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象描寫和對情感的細膩表達,展現了陳允平獨特的藝術風格。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投射到詩中,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深邃而含蓄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