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平樂慢 / 作者:陳允平 |
泛梗飄萍,入山登陸,迢遞霧迥煙賒。
漠漠蒹葭,依依楊柳,天涯總是愁遮。
嘆寂寞塵埃滿眼,夢逐孤云縹緲,春潮帶雨,鷗迎遠溆,雁別平沙。
寒食梨花素約,腸斷處,對景暗傷嗟。
晚鐘煙寺,晨雞月店,征褐蕭疏,破帽欹斜。
憶幾度、微吟馬上,長嘯舟中,慣踏新豐巷陌,舊酒猶香,憔悴東風自歲華。
重憶少年,櫻桃漸熟,松粉初黃,短楫歡呼,日日江南,煙村八九人家。
|
|
西平樂慢解釋: 《西平樂慢》是一首宋代陳允平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泛梗飄萍,入山登陸,迢遞霧迥煙賒。
漠漠蒹葭,依依楊柳,天涯總是愁遮。
嘆寂寞塵埃滿眼,夢逐孤云縹緲,春潮帶雨,鷗迎遠溆,雁別平沙。
寒食梨花素約,腸斷處,對景暗傷嗟。
晚鐘煙寺,晨雞月店,征褐蕭疏,破帽欹斜。
憶幾度、微吟馬上,長嘯舟中,慣踏新豐巷陌,舊酒猶香,憔悴東風自歲華。
重憶少年,櫻桃漸熟,松粉初黃,短楫歡呼,日日江南,煙村八九人家。
譯文:
漂浮的水葫蘆,漂蕩著,進入山中登陸,迢迢婉轉的霧氣和遙遠的煙霧。茫茫的蒹葭,依依的楊柳,天涯總是被愁緒所籠罩。嘆息著寂寞的塵埃充滿眼前,夢想追隨孤云飄渺,春潮帶著雨水,海鷗迎接遠去的溪流,雁兒離別平坦的河沙。寒食時節梨花白色婉約,心腸在斷裂的地方,對著景物黯然傷感。晚上的鐘聲從寺廟傳來,清晨的雞鳴在月亮下的店鋪里響起,征途上的人衣褐疏松,破帽斜倚。回憶起曾幾何時,在馬上微微吟唱,乘舟長嘯,習慣踏上新豐巷陌,舊日的酒香依然芬芳,憔悴的東風已走過歲月華章。深深地懷念著少年時光,櫻桃漸漸成熟,松樹的花粉初現黃色,短槳歡呼,日復一日在江南的煙村中,有八九戶人家。
詩意和賞析:
《西平樂慢》這首詩詞以飽含情感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和對人物、場景的回憶,營造出一種寂寥、懷舊的氛圍。
詩詞開篇以泛梗飄萍、入山登陸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流動不定的生活中的追尋和追求。隨后的描寫中,蒹葭和楊柳成為表達作者心情的象征,天涯愁遮也體現了作者的憂郁情緒。接著,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寂和迷茫。寂寞的塵埃、孤云和雁兒離別等形象,進一步凸顯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
詩中穿插了寒食時節的景象,以及對晚鐘、晨雞的提及,通過對節日和日常生活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層次和現實感。作者對征途上疲憊旅人的描寫,以及自己在馬上吟唱、乘舟長嘯的回憶,表達了對自由和激情的向往。
最后,詩詞以對少年時光的懷念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作結,櫻桃的成熟、松樹花粉的初現,以及江南煙村中的日常生活,營造出一種平凡而溫馨的氛圍。這種對家鄉和平凡生活的描寫,與詩詞前半部分的憂郁情緒形成鮮明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矛盾感受和對現實的反思。
《西平樂慢》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經歷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詩詞情感飽滿,意境深遠,通過對人與自然、內心與外在世界的交織描繪,使讀者能夠體味到作者內心的孤獨、迷茫、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